距离甲午马年的到来尚有一些时日,长宁民俗文化中心节日策划组的工作人员们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啦。为了让广大市民能在当下人们普遍反映“节味儿越来越淡了,连年味儿都快没有了”的大背景下过上一个“年味儿十足”的中国年,同时也使我国的节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一定的保护和传承,民俗中心节日活动策划小组可谓煞费苦心。
“春联、猜灯谜、捏面人、中国结、糖画、棉花糖、剪影、塑泡造型、吹糖人、生肖碳画、撕纸、民间艺术团表演、皮影戏、江南丝竹、戏曲、民俗杂耍等等这些颇能代表中国元素的象征符号一一在策划组人员的脑海中闪过。经过多番探讨之后,决定采取与新华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泾镇周浦撷阳、古北路黄金城道、程桥街道社区文化中心联手的方式,分为以下几个主题开展相关系列活动:1、“传承笔墨神韵,共筑人文社区”新华社区第十届“新春楹联进社区”暨“中国梦”楹联创作比赛;2、民俗文化“集市”。捏面人、中国结、糖画、棉花糖、剪影、塑泡造型、吹糖人、生肖碳画、撕纸等民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文化都可以在“集市”中见到;3、春节民俗游园会。踢毽子、“马上有X?”、猜灯谜、夹弹子、套圈子、丢飞镖等等民俗游戏都可以在民俗中心对面南楼的“民俗大观园”中畅玩;“马到成功”摇大奖。每个到场的观众都可以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领一本书有“一票通”的小本子,每玩一个游戏即可在此“一票通”上印上一个可爱的图章,集满6个就可以参加此活动;4、阵地活动。主要包括:魔术表演、丝竹演出、 皮影戏表演、民俗杂耍、民间艺术表演、少儿五子棋比赛、戏曲演出、曲艺沙龙等活动;5、民间艺人才艺展示。6、馈赠元宵。于是经过周密的计划,一场以“万马奔腾锦绣春”为主题的春节、元宵系列活动,以表达人们对新年盛世的祈福,寄托对幸福明天憧憬之情的策划方案“新鲜出炉”。
2014年的马年如约到来,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年初一的大清早,民俗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把场地、道具等安排好了,确切地说在除夕晚上各项工作就已准备就绪,只待初一搬出即可。果不其然,这边刚刚布置妥当,已有陆陆续续的市民来到了民俗中心。大家像花儿般绽放的脸上洋溢着大大地笑容,在新年的天见面时拱手互道一声“新年好”,同时说一些吉利的话语。虽然话语是那样地朴实,但是稍稍用心就会发现朴实的话语中深藏着极大的力量和希望,这力量和希望是我们传统延续的明证。因为平日的我们都惯使用阳历,但和古时农耕社会岁时节日密切相关的“年”却是以阴历为标准推算的。在过年时你会发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只有过年才是一年的头儿,才可被称为新年伊始。在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背后恰是传统文化之魅力在这样一个“节骨眼儿”上的完美展现和演绎。君不见,有多少人高喊“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又有多少人为了回家过年不惜换乘5、6甚至10几次列车。年以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魅力让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折腰”。虽然现在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燃放鞭炮,电子鞭炮的发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弥补了人们的这一遗憾。于是,民俗文化中心也在音响等工具的帮助下燃放了历时近10分钟的鞭炮。噼里啪啦的炮竹声,虽然少了一些“炮竹烟味儿”,但是围观的人们依然兴奋地拍手以示庆贺,庆贺新年天的到来。不少人们来到这里逛逛老街、听听“小曲儿”及欣赏欣赏民间艺人进行的一系列表演以此来度过新年的天。“现在也不能放鞭炮了,人也变懒了,饺子嘛,去超市里买几包放在冰箱里就好了呀,年夜饭嘛提前找个好点的饭店订一订,全家人除夕晚上聚一聚,年就算过完了。生活是越来越方便了,可是过年的感觉却不如以前了,年味儿是越来越淡了。来到这里嘛,看看小时候的一些“物”,听听久违的鞭炮声,蛮好!”六十来岁的马先生感慨地说道。
络绎不绝的人们来到民俗中心在二楼的舞厅尽情地玩着踢毽子、猜灯谜、夹弹子、套圈子、丢飞镖等民俗游戏,跟着大人一起来的小朋友们更是乐翻了天,欢笑声不绝于耳。阵地活动中的各个小分阵也在欢快地进行着,魔术、皮影戏表演、民俗杂耍、曲艺沙龙、民间艺术表演、少儿五子棋等等无所不包。民俗中心的小广场、舞厅、茶室、老街、空中花园等地儿到处人头攒动。“虽然过年还要上班,累是累一点,但看到人们开心的样子,觉得自己哪怕多累一点也值啦!”这是民俗中心职工共同的心声。
民俗中心小院内的大红灯笼在凛冽的寒风中也飘飘然起舞,仿佛也在为新年天的到来欢呼雀跃,原来它们也在一前一后动静相衔地争相为大家送祝福哪。小院中大红色的舞台与高挂的灯笼相互映衬,把节日的喜庆气氛烘托的浓上加浓。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江南丝竹队的艺人们身穿民族服装在舞台上忘情地为大家演奏一首首动听地丝竹之乐——《梅花三弄》、《四合如意》、《云庆》、《欢乐歌》、《行街》等经典名曲应有尽有,在场的人们无不惊叹“不仅饱了眼福,更饱了耳福!”
江南丝竹演奏完毕后,下一个节目也即将上演!那就是大家期待已久地“马到成功”摇大奖活动。各种民俗游戏尽情体验之后人们自觉地排好队,拿着手中集满图章的“一票通”,看着民俗中心的工作人员把摇奖转盘搬过来,同时也在心中默默祈祷大奖能降临到自己身上。为了给现场的人们都能送上一份新年的小礼物,民俗中心节日策划组的工作人员在挑选礼物时也费了不少心思。除了特等奖外还设置了六个奖项。相对应的奖品分别是200元现金、电子秤、保温瓶、毛巾、抽纸、肥皂、牙膏等日用品。下午2点,“马到成功”摇大奖活动准时开摇。下面的人们纷纷为上台摇奖的人们呐喊加油,场面热闹非常!“我今天摇了个6等奖,得到牙膏一支。奖品虽是小小,心意却值万万千哪!开心!”近70岁的李奶奶高兴地说道。摇奖活动持续到下午四点,人们这才恋恋不舍且意犹未尽地陆续走开。
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仲富兰曾这样说过:春节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已传承了2000多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节点,它承载着中国人太多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和梦想。虽然它起源和流传于农业社会,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它本身也在不停地发展变化、推陈出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滋养着人们的心灵。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的春节系列活动共持续三天,每天都有近百人来体验节俗文化的魅力。“来到这里,更多的是找一找过去岁月的影子,在这样一个辞旧迎新的时节回忆一下过去,珍惜当下美好生活的心又多了一层。真的蛮好!感谢民俗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市民刘先生满怀激情地说道。
送走了春节,元宵节的准备工作也即将启动。二月十四日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翩跹而至”。今年的元宵节与西方的情人节神奇般地为感到了一起,于是当传统与现代相遇,似乎又多了一份浪漫的色彩。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在这样一个象征团圆、圆满的日子里,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策划了“万马奔腾锦绣春”之元宵节系列活动,共同表达和传递人们对亲友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
虽然活动下午是1点开始,但早上刚过9点,就有不少市民来到了民俗中心。有牙牙学语的儿童,也有步履蹒跚的老人,还有背着书包的中学生,他们的姿态虽不同,但心情都是一样的。这一点从每个人脸上绽放出的花儿一般的笑容里不难看出。人们来到这里,照照哈哈镜、听听越剧、尝尝汤团、踢踢毽子、猜猜灯谜、学学手工艺、赏商皮影戏、品品茗香、读读书......不亦乐乎!
为了衬托节日的喜庆气氛,民俗中心的小院中挂满了红彤彤的灯笼,音响中播放着欢快悠扬的“小曲儿”、象征盛世马年的红色飞马灯、中心广场的大舞台、随处可见的“福”字儿......用市民王先生的话就是“来到这里,节日的气氛与味道,不用嗅就感觉到啦!”
春节活动比较受欢迎的项目也延续到元宵节,整个活动还是从向广大市民发放“一票通”开始预热,不到一刻钟功夫,200张“一票通”即发放完毕。人们凭“一票通”可去南楼参加踢毽子、猜灯谜、夹弹子、套圈子、丢飞镖等游戏,每玩毕一个游戏,会获得一次敲图章机会。集满6个图章,带上“一票通”即可参加“马年摇大奖”活动。下午2点的“马年摇大奖”活动把这个活动推向了高潮,上面的人摇奖时,台下的人们情不自禁的欢呼“特等奖特等奖特等奖”,好不热烈!“我是乘地铁过来的,初一那天我老伴来参加民俗中心举办的关于春节的一系列活动,感觉很不错,并说元宵节也有活动,这不我今天就带上小孙女来啦,看到很多手工艺人的表演,比如踩高跷、跳绳、抖空竹、编制中国结等,很开心!”家住虹桥路的李奶奶如是说。
下午三点的“汤团大馈赠”活动把这一天的活动又一次推向高潮,为了让现场排队的人们都吃上一碗象征团圆、吉祥、圆满的汤团,民俗中心的工作人员忙的可谓不亦乐乎,煮汤团的“大后方”的职工们,一会儿看看火候如何,一会儿问问汤团的数量够不够。“看到一锅一锅的汤团不断的送过来,我们就放心啦。”排在队尾的市民说道。负责维持秩序的职工安慰现场群众“放心,肯定让现场的人们都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团”。
此次活动的另一重要系列之民俗行街表演艺术团队此时也从北渔路民俗一条街返回。下午1点,民俗行街表演艺术团队北渔路民俗中心出发,经泉口路——哈密路——百联西郊商场中心广场——剑河路——泉口路——北渔路——致和堂,约一个小时后回到长宁民俗文化中心。这支由143人组成的浩浩荡荡的行街队伍共表演23项民俗类项目,踩高跷、打莲湘、舞龙、古时迎亲仪式......可谓“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此时民俗中心的小院内聚集了很多来参加与大家一起共度元宵、共品汤团的人们,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喝彩声更是不绝于耳。参加表演的群众演员在人群的鼓励下表演的更带劲。人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感谢他们在这样一个欢乐、团圆的节日里为大家带来的如此精彩的表演。“这些只有在电视里面才能看到呢,今天亲眼见到了,心情特别激动。还以为穿越到了唐朝呢。”市民刘先生兴奋地说道。
同时为了让广大市民朋友尽享节日的欢愉、感受传统节俗的魅力,配合此次活动的程桥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在元宵节后一天还举办了老上海叫卖表演、民俗手工艺体验活动,编织中国结、捏面人、撕纸、塑泡造型等应有尽有。“感觉真是大开眼界,像是回到了小时候,我们小时候民俗活动多得不得了,滚铁环、踢毽子、自制泡泡......想起来就开心,今天来到这里,看到这些‘旧相识’,童年的美好回忆一下子就涌现在脑海里。”家住威宁路的市民李先生喜不自禁地说道。
元宵佳节大团圆,盛世马年齐欢腾。祝福大家马年大吉,马上有福!更祝福社会大家庭中的每个你、我、他都能够圆自己心中的梦,每一个个体的梦圆了,离我们伟大祖国的梦——中国梦的实现也就不远了。
让我们乘着2014这只欢快的马儿一起“哒哒哒哒哒哒”大踏步前行吧!让我们心中的梦得以筑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