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对常年居住在海外的学子们来说是一段快乐的日子,缺少了繁重的学业对他们来说更是一段思念故乡的日子。上海市委统战部发起了名为“寻根之旅”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的活动,2012年7月6日来自美国、奥地利、英国、荷兰、德国、中国等国的青少年队伍60余人来到了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参观学习。
此次行程为期一天,上午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中国书画展,展厅内摆放着民间婚俗的花骄、嫁妆等物品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各自穿上手工制作的婚服,有的当起了轿夫,有的扮起了媒婆,最夺目的当然是饰演新郎新娘的这对,在唢呐曲“百鸟朝凤”的伴奏下,有模有样的踏起了秧歌步。随后同学们来到多功能教室学习西郊农民画,认真作画但对自己作品颇为不满的Felix说:“毛笔使用起来很不习惯,线条一会儿粗一会儿细,很有挑战性!”但也有个别同学如William就现学现用,把刚在展厅里看到的一副山水画以农民画的作画技巧创作出来。传承人胡佩群说:“西郊农民画不管从线条、色彩、还是内容来看都具有浓烈的中国民俗特色,通过学习作画,同学们能初步了解毛笔的使用技巧和中国绘画独具的韵味。”
休息整顿后,下午同学们继续体验民俗文化,北新泾老街微缩景观是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众多民俗体验项目中很有特色的一环,同学们犹如亲临老上海街市的繁华,还穿上长衫、带上瓜皮帽体验一把算命先生、店小二、卖肉师傅的平凡生活。Jerry边按照相机快门边说:“哇~这些瓶瓶罐罐让我大开眼界,我不太了解它们的用途,这就是所谓的中国风吧。”老街里除了静态展示,皮影班还为同学们上演了《武松打虎》、《狐假虎威》剧目。下午3点,在轻柔悠扬的古琴声中,同学们围坐一圈学习茶道、品味幽香。在对这些学生采访中让我意外的是,沏茶功夫技巧拙劣的吴宜萱拿出喝了一半的可乐对我说:“这虽然不是我次品茶,但它是我尝过喝的茶,我决定暑假2个月不再喝容易发胖的可乐,而改喝这种铁观音,它更能让我解渴去暑。”
今天的夏令营活动很快结束了,同学们还捏了面人、编了中国结,体验民俗文化、收获手工技巧的同时,每人还领取了一本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广大学子定制的“2012年-2013年上海学子非遗展馆行”的护照,凭借这本护照他们可以参观浏览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土山湾博物馆、黄道婆纪念馆、林曦明现代剪纸艺术馆、上海笔墨博物馆、嘉定竹刻博物馆、七宝皮影艺术馆、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创意推广中心、三山会馆、中国武术博物馆、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上海纺织博物馆、金山农民画院共计13个非遗展馆,继续学习体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让他们找回故乡在心中的记忆。
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朱彦
2012-7-6
http://docs.ebdoor.com/Image/ShopTopicPic/0/20/208414.JPG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00号